
产品力思考(四):价值的输出
价值的输出
我们为什么而来,又为何而去,最终留下的,是一抹青烟,还是花团锦簇的唯美。
产品经理最大的意义或是目的,我认为是价值的输出。而价值输出的落脚点或是体现,又分为:企业和商业。
-
对企业,产品经理需要根据企业业务的现状和方向,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,符合和帮助企业业务,更好地获得助力。
-
对商业,产品经理不仅需要非常了解所在行业市场,还有相关其它市场。了解尽可能多的商业案例、商业变现方式、业务套路等,以及可能的一些行业“内幕”或是“潜规则”。
A、企业
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企业?因为产品经理的用户,首先是企业,同时产品经理也是生存于企业。二者互为依赖。
企业的本质
-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(洞察 试错 偶然性)
- 生产效率高于市场
- 发展和生存交替前行
- 短期数字,中期产品,⻓期人才
- 组织,是有共同目标、共同理念、共同知识,一定运行机制下的一群人
产品经理在企业日常运营中的角色,也是帮助企业去发现市场机会、提高生产效率。从企业获利的角度,去设计产品短中长的规划,以及迭代方向。在利用自己个人的魅力或是能力,去调动更多地资源,达成目标。
企业因交易而存在
-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,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
- 生产为了交换,生产只创造产品,交换才创造价值
- 为什么企业要创造用户价值?因为交换的不是产品,是用户价值
产品经理时刻不能忽视,企业的存在基石,是生存,即活着。如果这个大的前提不存在的话,后续的规划、品牌、甚至情怀,都会无从提起。
而生存或是活着,基础就是有交易。如果没有交易,那么产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。往往很多时候,产品经理的情怀,会更多地希望附着在产品之上。
我个人的经验和建议是:
放下自己,更多去关注业务成长。当产品在商业上渐渐成功后,品牌附加值和再之上的情怀,都会自然溢出。
我们该如何发现市场机会呢?
- 洞察:利用信息不对称,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
- 试错:试错的边界是需要靠对和错双向界定的
- 偶然性:因为信息有不确定性,很多事物的未来结果取决于无数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决策,取决于超越个人已知规律的未来变化。
我们可能习惯于做竞品分析、PEST分析、SWOT分析,去判断市场,判断机会。它会有局限性。因为你所做的这些,都是已经在市场中,被证明过的,对的和不对的,能给你带来的价值,是一部分。
还有一部分是,亲身不断地在市场中尝试,不断地调整产品的方向和体验,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。这是非常考验产品经理视野、分析、决策能力的。当然,所在的企业也需要有这样的土壤。
产品经理还需要有交易的视角
- 用户视角:得到效用组合,付出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。
- 企业视角:得到收入,付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。
- 可持续:只顾用户体验和只顾企业赚钱,都是单方视角,不可持续。
- 产品经理要有同理心,兼顾交易双方、上下游、外部性的不同视角。
让我的视角再回到企业本身。
先来看看,企业的发展和生存
- 发展和生存是企业的两条腿,交替前行。每当一个业务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,就要夯实短板满足在新高度下的生存要求。
- 发展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游戏,从任何角度突破都可以。很多时候,发展可以只看做成了什么,不看错过了多少、做错了多少。
- 但生存是不能有短板的游戏,任何一个短板都可能带来很大伤害甚至致命。很多条件下,生存不看做好了多少方面多少次,只看哪一个关键问题没处理好。
“从企业本身看,活着是唯一的P0项目,不可回滚不可赔偿不可修复,不是百分比而是0和1。个人、企业、政府同理。”
- 生存游戏的常⻅要点包括:
• 环境选择:制度、文化、时代、地域、关键的人;
• 替代成本:时间、品牌、入场⻔槛、规模效应、网络效应、政治/生产/财务/信息等各种安全;
• 效率:组织建设、激励与约束、技术应用、成本管理、变现能力、稀缺资源配置等。
企业做产品有四方面产出:(失败产品依然有后三项收益)
- 财务绩效:投资与自己做貌似差不多
- 团队:互相磨合好的才是团队,才有效率
- 认知:该领域内用户、市场、技术、自身能力的认知积累
- 无形资产:积累人们的熟悉和信任,降低了未来交易成本
【短期回报】
业务和产品,追求短时间内产生效果或是回馈。大多是“快钱”生意。启动较轻,回本速度较快。若成功,回报频率高,但绝对值低,且难以长期维持;若失败,成本风险较小,容易抽身。但企业的生存,是依赖于短期回报的。
【长期回报】
业务和产品,追求长时间周期后,产生的价值和回报。大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、耐心、坚韧。若成功,回报红利大;若失败,前期投入面临很大风险不能挽回。这是企业去判断长线业务的基本,后期给到企业的品牌价值的红利,也是非常巨大的回报。
短期回报和长期回报,各有优劣。在产品设计中,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,不同产品功能设计时,更多考量短期和长期的平衡关系,让产品收益,也可以得到最大化的结果。
B、商业
在聊商业前,我们先来看看,什么是商业模式,即什么是商业模型?
- 商业模型:产业链每个节点创造价值和收益分配都可平衡,商业模式就成立。但也要随环境和各要素变化而持续优化。(这也是产品经理的价值之一)
互联网商业其实就是三个核心词:产品、流量、转化率,也就是产品的比拼、流量的争夺、转化率的优化,这就是互联网商业竞争的全部。
引用梁宁老师的商业模式的三级火箭
1、搭建高频头部流量
2、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
3、完成商业闭环
我们经常会说,从0-1的过程中,开始需要找到种子用户,于是去运营他们,让他们获利,进而证明产品的模式是成立的,再不断优化体验和增加功能,让种子用户更多的获利。渐渐地,种子用户会分享和推荐给他们的朋友、家人。这样,“老带新”会给我们许多源源不断的新用户。最终,用户在这个平台可以持续获利,平台也可以持续成长,双循环运转。
进而,我理解的商业的本质是:
“经营人。只要你能服务好用户,和用户不断建立联系,就能有很多的变现方式。”
那么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去快速构建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呢?
有的。
商业模式画布(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)
是亚历山大·奥斯特瓦德(Alexander Osterwalder)、伊夫·皮尼厄(Yves Pigneur)在《商业模式新生代》(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)中提出的一种用来描述商业模式、可视化商业模式、评估商业模式以及改变商业模式的通用语言。商业模式画布由9个基本构造块构成,涵盖了客户、提供物(产品/服务)、基础设施和财务生存能力四个方面,可以方便地描述和使用商业模式,来构建新的战略性替代方案。
商业模式画布由九个构造块:
-
客户细分
客户是商业模式的核心,我们服务于哪些客户群体,要为谁创造价值,谁是我们的重要用户。商业模式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或大或小的客户细分群体,以及该忽略哪些客户群体。一旦作出决议,就可以凭借对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深刻理解,仔细设计相应的商业模式。 -
价值主张
我们要向客户传递什么样的价值,我们正在帮客户解决哪一类难题,我们正在满足哪些客户需求,我们正在为谁创造价值,谁是我们的重要客户。 -
渠道通路
通过哪些渠道可以接触到我们的客户细分群体,如何去接触他们,哪些渠道成本效益最好、最有效,我们的渠道如何整合,如何把我们的渠道与客户的例行程序进行整合? -
客户关系
我们每个客户细分群体希望与我们建立和保持何种关系,哪些关系我们已经建立了,这些关系成本如何,如何把它们与商业模式的其余部分进行整合?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了解客户需求,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去满足顾客。 -
收入来源
什么样的价值能让客户愿意付费,他们现在付费买什么,他们是如何支付费用的,每个月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多少,他们更愿意如何支付费用?
互联网盈利模式主要分为:
- 流量变现模式:将网站流量通过某些手段实现现金收益(如百度广告)
- 佣金分成模式:直接为客户服务,收取一定分成(如直播平台)
- 增值服务模式:基础功能免费,高级功能收费(如会员)
- 收费服务模式:顾名思义付费买服务。
-
核心资源
我们的价值主张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资源?我们的渠道通路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资源?以及我们的客户关系和收入来源? -
关键业务
我们的价值主张、渠道通路需要哪些关键业务?以及我们的客户关系和收入来源?有关键业务才能存活下去。 -
重要合作
我们的重要伙伴是谁?谁是我们的重要供应商?我们正在从伙伴哪里获取哪些核心资源?合作伙伴都执行哪些关键业务? -
成本结构
我们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固有成本是什么?哪些核心资源以及关键业务花费最多?
当我们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或是视角,再来看商业的时候,会发现,它其实就是企业的攻守易行。即,进攻和防守。
《总体战》有这么一句话: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。
用在商业上可以类比为,一个企业的死亡,是来自企业主导者战斗意志的破产。遇到巨大困难不是问题,跨越周期很难也不是最关键的问题,最关键的问题是主导者的作战意志。
而如何让一个企业不死,我认为是主导者需要不断做出正确的决策。而不断做出正确的决策,不是依靠运气,而是能力,来自长期的自我训练。企业的分岔,来自于此。更大的商业思考,来自于对整个行业做出发展周期性的预见。
那么,我们再回到产品经理的讨论。在之前的内容中也提到,产品经理也需要做出正确的决定。这和企业是一样的,也只有这样,才能形成一个持续性的动能,推动企业的增长,推动企业商业模式的优化和变迁,让企业在一个经济周期、技术周期内,持续活跃,从而推向更高的增长。
当然,企业的增长不仅是产品经理去推动的,还有市场、研发、销售等等角色。但企业的动力来源,大多数是来自产品。所以,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,不仅自身专业要牢靠,对于商业、市场、大周期,都需要有自己的洞察和观点的输出。
最后,以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,在1997年致股东的第一封信中的话作为本篇的结尾:
It’s all about long term.
一切都将围绕长期价值展开。
商业就在于此。
- 感谢你赐予我前进的力量